助力科研——骏德冻干机走进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,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。1999年7月,原山东农业大学、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,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,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。目前,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,生命科学为特色,融农、理、工、管、经、文、法、艺术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。
学校是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,是教育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,是山东省首批五所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之一,是山东省高水平大学“冲一流”建设高校,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。近年来,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,深造率在38%以上,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、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。
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农业部“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”和山东省“植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”、“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”、“植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”为基础组建,于2003年经科技部批准为首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,2007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。实验室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、园艺学、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果树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。
作物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,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粮食和果蔬主产区,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。实验室针对黄淮海地区小麦、玉米、苹果等主要作物生产面临的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利用矛盾突出、作物种质遗传基础狭窄且优异种质缺少等突出难题,围绕国家产业需求,凝练关键科学问题,坚持多学科交叉,从分子、细胞、个体与群体水平上开展应用基础研究,为创制作物优异种质、培育作物新品种、创新耕作栽培技术,实现作物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生态、安全提供理论、技术与人才支撑,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。